———2013年人文社科工作纪实

  南开新闻网 记者 陆阳  

  近日,南开园里人文社科研究捷报频传。我校10项课题中标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位居全国第二;“公能南开:打造知中国服务中国智库群”从全国各地各学校申报的1028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我校罗宗强教授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荣获第二届思勉原创奖,充分肯定了这部著作对开创文学思想史学科的重大意义……

  了解南开历史的人,知晓94年校史上的座座丰碑,会把今日的社科成绩当作传统;熟知南开现状的人,清楚创造成果的文科教师只有千人左右,会把它视为奇迹。不管是传统还是奇迹,南开人文社科研究有一个特征始终不变,就是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

  1934年,老校长张伯苓在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宣布了“公能”校训。他解释说,“公”是大公,要发扬集体主义的爱国思想;“能”是实干苦干,要具备现代化理论才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日新月异”不仅要大家接受新事物,还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仅能赶上新时代,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允公”:紧握国家急需的“舵轮”

  “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未想,急国家未急”。抱着这样的理念,国务院参事夏斌2013年加盟南开,成为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首任院长。研究院以为我国改革发展提供战略性政策建议、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依据为己任,深入研究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建成一个开放性的综合研究平台。

  在研究院成立仪式上,校党委书记薛进文鼓励老师们要以更开放的学术思想、更多的担当和作为进行“对国家有贡献”的研究,在实现中国现代化和经济改革发展进程中发出更多“南开学者的声音”。

  在研究院的简介中,能够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鼎鼎大名的南开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的影子。当年该委员会由何廉和方显廷二位先生领衔成立,本着“实事求是之精神”,希望解决国家“目前之急务”,着眼于工业化潮流、劳资关系等当时国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当下时兴的提法,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这种机构应该被称作“智库”。在南开,从早期单是秉承爱国救国理念去研究问题,到今日研究机构担当“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的现实使命,人文社科的适时维新,为的是更加准确地定位国家急需问题,及时调整社科研究的“舵轮”,从而整合学术力量,促成更多优秀科研项目的诞生。

  “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机制、评价方法与政策工具研究”……2013年我校中标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一批体现政府“智囊”效用的应用性研究浮出水面。

  除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3年我校还获批1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其中以“中国主办2014年APEC会议咨询研究”最具时效性,由我校中国APEC研究院申报成功。该研究院是由教育部、外交部、商务部和我校共建的国家级咨询研究机构。成立18年来,研究院陆续向相关部委提交了17批共计500余份APEC问题咨询研究报告,并承担了中国与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东盟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自贸区可行性的研究,成为国内自贸区研究方面的权威机构。

  在南开,有一批类似中国APEC研究院的研究机构。经过长期探索和发展,我校文科科研基本上形成了以专业学院为依托、以专业实体研究机构为基础、以非实体研究机构为延伸的“三位一体”研究体制。

  这些研究机构涉足内容不同,研究方法迥异,却无不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找寻有用之学,所从事的工作无外乎南开人最熟谙的那句话———“知中国,服务中国”。这句话在1928年的《南开大学发展方案》中多次被提及,文件中另一句话也值得铭记:“南开即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允能”:修炼沉潜务实的“内功”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曾在南开任教的范文澜先生一句名言。在“速食文化”当道的今天,这种“板凳精神”被很多人置之脑后。是选择跟风还是坚守,成为当代学者的“哈姆雷特之问”。

  多年以前,两位人民日报记者晚上路过南开,看见自习室内灯火通明,被同学们刻苦学习的态度打动,写出了经典通讯《南开学风,堪称一流》。实际上直到今天,如果夜晚十点在校园里漫步,同样会发现很多教研室的灯还亮着,每盏灯光下,一定有一位“发愤忘食”的先生。

  在校园外,“沉潜务实”往往是南开人的标签。2013年故宫博物院宣布将与我校历史学院联合招收国内首个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方向博士生。原院长、故宫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欣淼透露,之所以选择与南开合作,就是看中了它明清史研究的良好传统和导师的勤奋踏实。

  因为“沉潜务实”,南开学者身上仿佛总有种韧劲,哪怕坐“冷板凳”也能乐在其中。正是有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处世态度,时间久了,能力得到了提升,佳作便也“水到渠成”。 2013年6月,南开举行了一场新书发布会,推出了外国语学院常耀信教授主编的《英国文学通史》,全书共260多万字,耗时5年完成,梳理和介绍了英国文学发展历程,并首次将通俗文学引入“正史”。谈及编书的体会,常耀信坦言就像在与原著“谈恋爱”,因为对文本的“亲密接触”常常能够擦出独创的火花。

  与《英国文学通史》相同,2013年由我校历史学院三代学者跨越半世纪编纂而成的《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也广受关注。乔治忠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朱洪斌一起,继承先师遗志,修订了杨翼骧教授名作《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并编纂完成了清代卷。这标志着正式建立了上起先秦下至清末、系统的中国史学史资料体系,绘制出了从武王伐纣至清帝逊位约3000年的中国史学发展蓝图。

  乔治忠介绍,编纂这套书需要对不同人物、史书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查阅、收录、校对,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看起来像是在抄书,实际上靠的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积累,下的是苦功夫。他说自己做学问没有“秘笈”,只是会随身带着一本自己称为“火花”的笔记本,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外出,都会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日积月累,一篇重要文章常常就是这么写出来。

  “日新月异”:打造协同创新“引擎”

  在南开园小引河边,有一栋装饰一新的“老建筑”。曾经,它因为出自建筑大师梁思成之手而被人熟知,而现在,此楼多因汇聚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优质力量开展跨学科研究而闻名。这栋建筑被更名为“文科创新楼”,已经成为培育新兴学科,探索高校科研、教学和管理新体制的“试验田”。

  文科创新楼里,定期会召开“允公论坛”。论坛由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起成立,每次都会围绕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邀请经、法、哲、史等文科学院的学者展开研讨,从多学科的视角寻求对论题更深刻的理解。在最近一次的讨论中,各学科专家就我国城镇化问题与对策展开了深入讨论。

  如果把研究机构比作舰艇,那么跨学科研究就是促使它高速前进的“引擎”。南开园内,日本研究院就是这么一艘高尖端的舰艇,它融汇政治、经济、历史等多学科开展全方位的日本研究,是我国高校中唯一的院级日本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研究院最新学术成果《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共有6卷,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对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进行全方位研究的著述。

  在校长龚克看来,跨学科研究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讲求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大科学是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多学科的交叉为特征、由科学家群和技术人员群共同进行协作攻关的一种科学研究方式。

  基于这种理念,当国家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的战略工程时,南开人文社科也义不容辞地加入其中,率先培育组建起一批服务国家急需和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人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毛泽东思想及其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各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南开与其他高校、政府部门、行业产业的强强联合,或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目标,或志在引领区域腾飞的新发展。

  学校专门出台文件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并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为学校科学研究综合改革试验区,誓要闯出一条具有“公能”特色的协同创新之路。 今年,南开“公能”校训迎来第80个年头。回眸过去,精神鼓舞,放眼未来,信心倍增。守正“公能”80年,新的起点上,南开人文社科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