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荆克迪)日前,我校讲席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逄锦聚撰写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主要矛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分别获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影响力最大的二十篇论文”和“世界经济学2016年十佳(TOP10)中文论文”。

  逄锦聚教授撰写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主要矛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3期,先后被《经济研究参考》、《理论参考》、《中国改革论坛》等全文转载。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制、于2017年8月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中,本论文被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影响力最大的二十篇论文”,并排在第一位。

  该论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八项基本原则,对于澄清当时理论界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理论的一些模糊看法和实践中健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论文运用大量实际统计资料,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创新驱动不足、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和投入效率不高等五个主要方面,论证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产落后和供给结构不合理。这对于片面只强调需求而忽视供给的观点是一种矫正,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

  论文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和社会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原理,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这些基本原理是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指导理论,同时指出凯恩斯理论或供给学派的理论可以借鉴,但不是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指导理论,不可照抄照搬。这样观点的提出,对澄清当时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起到重要作用。

  论文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张,并在理论界较早地概括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八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中国化的理论指导,而且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做出了理论贡献。

  逄锦聚教授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2016年第10期,入选“世界经济学2016年十佳(TOP10)中文论文榜单”。

  “世界经济学十佳(TOP10)论文榜单”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中央级期刊《世界经济年鉴》编辑部组织评选并发布。候选论文均原发于221份期刊,包括中国大陆顶级中文期刊84份和全球最重要的英文期刊137份。论文的评分基于专家投票、文献引用和刊物影响因子。其中,中文论文引用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选票向中国大陆2000余名世界经济学一线专家发放。

  论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是中国化、时代化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论文归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包括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特殊性;另一重含义是,决定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基本国情基本实践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世界性也包括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中,包含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世界范围经济学理论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另一重含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与别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相互学习和借鉴。

  论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包含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揭示了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开放经济的一般规律。

  论文总结道,无论是民族性还是世界性,关键在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和实践,吸取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能认真吸取别国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和实践经验,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为世界经济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