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陆阳)近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教授学术团队编著的10卷本《20世纪之中国——乡村与城市社会的历史变迁》丛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丛书首次全景展现了20世纪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生活向现代生活转变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0卷本分别为:《离乡不离土:20世纪前期华北不在地主与乡村变迁》《融入与疏离:乡下人的城市境遇——以青岛为中心(1927—1937)》《落日挽歌:华北牙商研究(1912—1949)》《聚同道于乡野: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1926-1937)》《窝棚中的生命:近代天津城市贫民阶层研究(1860—1937)》《民生维艰:田赋负担与乡村社会变迁——以20世纪前期的山西为范围》《因革之变:中原区域中心城市的近代变迁》《管治京城: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乡村的民意: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研究》《复而不兴:战前江苏省保甲制度研究(1927—1937)》。此套丛书2012年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2013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3年入选出版总署出版改革发展项目。

  丛书选题涉及华北牙商、天津城市贫民、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等多个社会群体,覆盖北京、天津、江苏、山西等多地域。10本专著均由王先明指导学生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注重选题的创新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作为导师,王先明不仅对学生在课题选择方面给予指导,并对写作过程中的理论建构进行把关。

  多年来,王先明团队一直专注于中国乡村变迁研究。2000年,王先明曾在《光明日报》撰文,在国内率先倡导开展中国乡村史研究。《二十世纪之中国——乡村与城市社会的历史变迁》是王先明团队在该领域编著的第二套丛书,2010年由该团队编著的8卷本《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丛书一经问世,很快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

  王先明指出,无论是城市化还是现代化,其本质是乡村社会变迁的延续。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要想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的特征、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应该从研究乡村入手。20世纪中国开始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原有身份等级社会向现代职业分层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型,乡村、城市、农业、工业逐渐形成一个连续性、无法阻隔的脉络,单纯的乡村视角不能提炼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线索,因此开始着手研究20世纪中国乡村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过程。

  南开大学在乡村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传统,民国时期在该校任教的著名政治学家萧公权先生就曾出版专著系统梳理19世纪中国乡村问题,该书当时被美国多所大学列为教材,影响十分广泛。“中国乡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初期是由南开学者开创的,我们进而研究20世纪这一中国乡村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这既是对19世纪乡村研究学术发展的延续,也可以对当代中国乡村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王先明说。

  王先明介绍,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学界受阶级和革命观念的影响,更多从阶级斗争和农民革命的发展脉络构建史学,对社会层面的关注度不够。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乡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农民摆脱了原有的集体化模式,生活开始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探讨20世纪中国乡村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和乡村发展背后的共趋性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对于其他乡村研究学者分散式的研究,丛书对20世纪中国城乡问题的系统梳理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笛认为,该书系统梳理了中国20世纪的社会变迁,在研究视野、理念与方法都具有前沿性,对进一步了解目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教授认为,当前学界对于在城乡关系的统和视野下进行研究不够充分,这套丛书的出版具有选题的开拓性,在注重历史性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现实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