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马蔡琛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研究”开题报告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举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三十多位专家和课题组成员与会。会议由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副部长孟德龙主持。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佟家栋教授,云南财经大学校长王敏教授,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武彦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谢波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汪德华研究员,担任开题报告会的评审专家。
课题首席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马蔡琛教授、五位子课题负责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张志超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石英华研究员、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黄凤羽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崔惠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德勇研究员)以及部分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孟德龙副部长致辞。孟德龙副部长首先代表南开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贺马蔡琛教授成功立项第三个以政府预算为研究主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孟德龙副部长强调,马蔡琛教授三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充分体现了其研究团队在政府预算研究领域深厚的研究实力与持续的科研热情,同时,这对于我校财政学研究团队的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后,马蔡琛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做了开题汇报,对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解题与研究思路、总体研究计划和当前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报告。

听取报告后,与会评审专家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点评。针对当前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首要目标、中期预算与财政资源统筹的结合路径、如何更好地健全预算法律制度以科学统筹财政资源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对课题进一步结合改革实践、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充分探讨并回应了“预算工具如何适配于财政资源统筹”这一基础命题,构建基于横向、纵向和时间维度的预算管理三维立体分析框架,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提出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与技术工具融合的“中国方案”,研究思路与实施计划是切实可行的。该课题研究对于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相匹配的现代预算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课题首席专家马蔡琛教授针对各位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针对性总结和回应,并对未来研究方案进行了系统陈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