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全国共立项学术团队项目27项,学者个人项目66项。南开大学共3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学术团队项目1项,学者个人项目2项,学术团队项目实现了新突破,立项总数并列全国第一。

  此次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为历史学院教授陈絜领衔商周历史地理研究团队的“卜辞地理研究与商史重建”,学者个人项目分别为历史学院教授张国文申报的“汉唐时期鲜卑融入中华文明的考古学综合研究”、文学院教授赵建成申报的“南北朝至唐古注引书与出土文献、域外汉籍互证研究”。

  商周历史地理研究团队的“卜辞地理研究与商史重建”项目立足于殷墟甲骨刻辞地名资料的全方位整理与研究。一则尝试复原晚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族群分布的地理框架体系,二则以新卜辞地理体系为基础,着力推进上古史尤其是商史研究整体步入精准,以期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可信的基本素材。甲骨地理空间复原工作,是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最为核心的基础课题,但基础弱,难度大,百余年间专业从事者屈指可数。藉由“卜辞地理研究与商史重建”项目的系统展开,力争为甲骨与商史学界培养出基本功扎实、问题意识突出、淹贯与专精兼备的上古史地科研人才,这是本项目的又一个重要目标。

  晚商地理研究须遵循卜辞交通路线考订优先、以线带面、以线与面定点、以点修正线与面的逻辑路径,其核心基础是十祀征人方路线的复原。该复原工作须借助商周金文、《春秋》经传与《诗经》等文献地名地理体系作比对。子项目设置主要围绕甲骨地名地理体系、商周金文地名地理体系、上古传世文献地名地理体系、新地理体系视野下的商史重建等几个方面。

  张国文的“汉唐时期鲜卑融入中华文明的考古学综合研究”项目以深入探讨汉唐时期鲜卑民族及其文化如何融入中华文明为主题。中国古代边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鲜卑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深入探讨汉唐时期鲜卑民族及其文化如何融入中华文明,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游牧和农耕民族关系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内涵,也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本项目拟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和自然科学等分析手段,从丧葬习俗、生业经济和体质特征等研究视角,对汉唐时期鲜卑融入中华文明开展考古学综合研究。

  赵建成的“南北朝至唐古注引书与出土文献、域外汉籍互证研究”以南北朝至唐经典古注为研究素材。古注丰富的引书资源是古籍辑佚、校勘之渊薮与先唐学术研究之宝藏。而近现代以来大量涌现的出土文献、域外汉籍为考证古书的时代及真伪、校补古书讹脱、考察古书面貌、释读古书文义提供了新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二者可以进行互证研究。所谓互证研究,是指在充分利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南北朝至唐古注引书与相应的出土文献、域外汉籍,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度整理与深入考证,并最大程度地探索、还原先唐古籍的原貌,进而考察先唐学术史、文献学史及其发展衍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据悉,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重点支持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填补空白的项目,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加强冷门濒危学科的抢救性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学术研究,确保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有人做、有传承。该专项于2020年首次增设学者团队项目,遵循冷门绝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规律,倡导“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从资助单个学者、单个项目逐步转向对学术团队、学科领域的长期资助。本次专项项目获批立项,也是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绝学”和冷门学科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