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13日,由南开大学文学院、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天中学刊》编辑部主办和承办的“中国古代叙事文献与文化高层论坛”在豫举行。《文学评论》原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星,河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长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齐洲,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稼雨,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强,《南开学报》副主编陈宏等嘉宾以及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的60余名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作为会议重要组成部分,8月12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项目组成员举办项目中检工作交流会。

  会议开始之前,项目首席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稼雨向项目组成员报告了项目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发现问题及其相应解决方案。内容覆盖项目准备工作、文献搜集工作、文字录入工作、文本相关学术研究工作、文献资源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笺证准备工作等。到目前为止,项目组共完成辑校成果18部(含每部作品的全部原始版本电子版页面,全部研究成果电子版等)等,阶段性成果论文23篇,项目组工作使用古籍原书网盘(“雅雨古籍网盘”)近5T,约3万部作品,数据库基础框架设计及部分成果内容尝试输入等。

  本次中检工作交流会还共收到来自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等12家高校13位学者的15篇论文,分别就《燕丹子》《神异经》《西京杂记》《汉武内传》等小说展开辑校研究,展示了“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 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的几点学术思考》,从选题缘起、研究现状梳理及其提升空间、课题的工作目标等方面,阐述“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项目的基本设想及其学术、社会价值,其中“全”“准”“精”“清”四字标准的确定,可视为辑校笺证工作推进的指导原则。《关于< 燕丹子>辑校的几个问题——< 燕丹子>辑校说明》对《燕丹子》展开辑校工作,是“全”“准”“精”“清”四字标准的实践,为项目组其他小说辑校工作的开展树立了标杆。

  中山大学博士后李万营与宁稼雨合撰的《< 神异经>佚文考辨》,针对明清以来诸家《神异经》辑佚中的重辑、误辑以及其他文字误题《神异经》的问题,对现存辑佚本进行佚文考辨,征引广博,态度严谨,工作扎实,对于全面厘清《神异经》佚文问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郭辉的《二十世纪以来< 冤魂志>辑校综述》,在全面梳理20世纪以来《冤魂志》辑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冤魂志》辑佚工作推到了实现“七十条”“全本”的高度,论文对现存《冤魂志》整理本进行述评,肯定了前贤的贡献,指出了不足,并展望了《冤魂志》辑校工作的研究前景。

  西北大学副教授邵颖涛的《< 西京杂记>版本考述》,在已经眼《西京杂记》30多个版本的基础上,对三种卷本的《西京杂记》24个版本进行考述,为有传本传世的小说辑校工作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借鉴。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刘杰的《从道教仙真谱系看< 汉武内传>的成书时间》,立足文本,把小说还原到其成书的历史年代,从《汉武内传》中出现的仙真谱系入手,与道教典籍中的仙真谱系对比,推断《汉武内传》的成书年代。论文思路清晰,文献翔实,为同类小说成书年代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西华大学副教授曾晓娟的《< 津逮秘书>勘误——以< 周氏冥通记>为例》,梳理了《周氏冥通记》的两大版本系统,评价优劣,以此为例,指出了汲古阁《津逮秘书》在内容质量上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产生问题的原因,角度新颖,问题意识充分,文献考证功底扎实,有真知灼见。

  暨南大学副研究员曾肖的《郭氏< 玄中记>的补辑与整理》,勾勒了《玄中记》辑校整理的现状,梳理了现存的六种《玄中记》辑本中的条目,思路清晰,问题意识明确。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伟丽的《邯郸淳< 笑林>研究与辑校漫议》,从四个方面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邯郸淳《笑林》研究现状,对比了两种辑本的优劣,明确了《笑林》辑校工作选择“钩沉本”的原因,思路明晰,呈现了《笑林》辑校的文献基础与研究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