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348_962469.jpg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丛书》同期发布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郝静秋 通讯员 齐艳红 于涛 摄影 于泉涌)近日,由我校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省身楼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挑战,以及“十三五”期间协同发展的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邢元敏,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远鹏,我校党委书记薛进文出席,我校校长、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院长龚克主持会议并致辞。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文魁,河北省协同办副主任许爱朝,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我校校长助理刘秉镰作了主题发言。

  龚克代表学校和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他谈到,本次论坛的举办源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些兄弟单位共同开展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成果。通过举办这次论坛,希望能在取得的初步成果上开展进一步研讨,推动京津冀在新的起点上深入发展。

  范恒山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于现实基础和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问题导向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解决北京集聚过多非首都功能、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限等“大城市病”的需要,也是解决京津冀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破除显性和隐形壁垒的需要。从目标导向看,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培育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的需要,有利于探索改革路径、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其他具备条件的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文魁指出,为贯彻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委出台了相关文件,并把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北京各级政府和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一方面严格控制增量,连续三年制定并贯彻了产业禁限目录;另一方面逐步疏解存量,开始拆除部分违建,外迁部分批发市场,整治脏乱差地区,进一步消除隐患,有效推动疏解。

  许爱朝说,河北省推进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环绕京津,服务京津,弥补短板,共同发展。河北省的近期目标是推动3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第一是交通一体化,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第三是产业升级转移。从长远来看,是落实河北省的四大功能定位,即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刘秉镰表示,从功能定位的视角来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而对三省市的定位更多的是要协同和互补优势。如果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把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世界级城市群,无论是从具体的规划上还是年度计划上还有差距。目前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有效的分工,存在低端化发展和同质化发展的特征。而解决集中承载地问题的途径是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错位发展,进而把京津冀三地“串起来”。

  会议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丛书》。该丛书由邢元敏、薛进文、龚克主编,分为《新时期京津“双城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把握机遇创新天津》三卷,为国内首部系统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丛书,全方位解读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目标,为京津冀三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相关规划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目标、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轨道上的京津冀、区域落差现状和城市群优化方向、生态环境修复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区域协同发展的壁垒和协同路径等多个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大家认为,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需要在谋划自身发展和处理相互关系时重新审视和把握借力首都资源与助力首都发展、引进外部资源与激活内部要素、完善硬件设施与优化服务环境、提升“转移效应”与放大“协同效应”、加快顶层设计与注重市场配置等5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