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治理指数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南开新闻网讯 12月13日,在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由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深圳)公司治理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李维安教授率领的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联合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发布了《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是双方继2017-2020年连续四年发布《深圳市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之后,首次将评价范围扩展到大湾区上市公司。这也是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2003年研发并每年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也称南开治理指数)在区域治理评价层面的拓展应用。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委副主任付彦、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副院长张博辉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包括80余家获奖上市公司代表在内的180余名嘉宾现场参加了会议。

  《报告》着眼优化大湾区治理环境,揭示公司治理之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内在制度逻辑,具有样本丰富、指标全面和动态发布等特点。同时,《报告》还进一步探讨了数字治理、ESG与绿色治理等大湾区公司治理前沿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大湾区公司治理改革,加快大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报告发布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得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凤凰卫视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将通过两个阶段实现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五大战略定位,明确提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上市公司质量是大湾区高质量建设的微观基础。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公司治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判断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质量高低需要开展公司治理评价。

  在对全国样本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于2013年受深圳市国资委委托,对深圳市国资委直管企业治理状况进行评价。2017-2020年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又与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合作,累计开展1086家次深圳市境内上市公司全样本治理评价并连续四年发布《深圳市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深入推进这大湾区城市群公司治理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开展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准确地把握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是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公司治理水平的前提。为此,课题组在理论研究和评价积累的基础上,将评价范围扩展至大湾区上市公司,今后将逐年发布《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以动态展示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发展趋势。考虑到内地与港澳的治理规则差异,本报告评价范围暂不包括注册地位于港澳的上市公司。

  《报告》显示,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上较高,治理指数平均值为64.54,比全国(64.05)高出0.49。报告发现大湾区上市公司在规范关联交易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董事会运作效率和经理层执行保障是上市公司治理的薄弱环节,监事会规模结构和胜任能力亟待提升等。针对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发展面临的挑战,报告提出了升级大湾区上市公司治理标准、补齐外资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短板、完善注册制下公司治理监管、推动上市公司践行绿色治理等对策建议,全面提升大湾区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促进大湾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此外,本次会议还发布了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编制的《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女性董事专题报告》,这是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继去年首次发布女性董事专题报告之后,再次推出的聚焦上市公司女性董事履职状况的研究成果。

  为客观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从2003年起每年发布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至今已连续十九年(2003-2021年)累计对全国42303家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评价,该指数被誉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晴雨表”,是南开指数传统在新时期的重要体现。(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