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蓝芳 吴军辉 摄影 宗琪琪 刘东岳 张道正)9月11日,“远天凝伫 弱德之美”叶嘉莹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举行。来自电影界、文化界、艺术界的知名专家与文学、艺术学、哲学等领域的高校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掬水月在手》这部文学纪录影片进行主题研讨。此前,叶嘉莹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在南开大学举办了教师节特别放映活动。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天津市文联主席陈洪,天津电影家协会主席,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方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电影联合制片人张静出席座谈并致辞。活动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周志强主持。

  陈洪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叶嘉莹先生与南开大学的深厚渊源,并分享了他对“弱德之美”的感悟。他说,叶嘉莹先生集多种身份于一身,却尤为看重“教师”这一身份,多年来她以一种使徒般的执着与奉献坚持要把中华诗教传承下去,她身体力行,用诗一样的语言,播撒薪火。她提出的“弱德之美”,出自文学理论,却兼具历史性与文化性,来自于根植在她骨髓里的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于她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与生命感悟。“叶先生就是一首诗!”

  方卫表示,纪录片可以如此诗化地进行表达,可以进行这样的电影语言编码,让人深受触动与启发。电影展示了叶先生的诗、她对诗词的理解,最受震撼的还有她对诗词的应用。在叶先生的生命里,她一直用诗词感悟、表达、记录、传播,把生老病死、爱恨情仇、酸甜苦辣都化为诗词,变成了审美,这让我们重拾了诗意初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广这部纪录片,让更多年轻人从中获益。

  张静对与会嘉宾莅临迦陵学舍表示欢迎,并感谢专家学者对叶嘉莹先生和这部纪录片的大力支持,期待大家在此分享真知灼见。

  此次座谈邀请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电影艺术》杂志主编谭政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作精彩分享。

电影是“诗”的表达

 

  “影片准确细腻地记录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并始终贯穿着叶先生与故乡故土的关系。这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这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爱国主义和树立文化自信、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具有意义与价值。

  “纪录片具有东方电影文学、美学的特征,与主题和题材深度融合,并很好地将所有视听元素融合起来,将电影变成了‘诗’,具有诗的旋律和节奏。”尹鸿认为,作品呈现出完整的美学体系,具有强烈的诗的风格。而这很好地将叶嘉莹先生所提出的“弱德之美”传达给观众,即用诗的态度作为面对生存、面对苦难的方式,保持内心的高洁。“‘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看完这部电影就是这种感觉,应该更好地推广和发行,让更多年轻人和喜爱中国诗词的人看到。”

银幕下引发内部共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回忆了自己学生时期在北京大学聆听叶嘉莹先生上课的情景,深深地为叶先生这样一位智慧女性的诗者之美所折服。“当时觉得那种触动是来自外部的。看了这部电影,叶先生的生命历程经由电影,召唤了我的内部共振。叶先生是我们的内部、是我们的深处。由她的生命传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那些最美丽的且最富有实践性的一种所在。”

  “你不能将诗词与她的生命做拆解,诗在她的生命里,她的生命在书写的诗词里。”戴锦华表示,因此影片的创作者试图寻找一种语言,一种句式的、视听组合的电影化的结构形态来进行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表达。坐在银幕下,能够强烈感受到叶先生经历的种种磨难,看到了她对生命的体认与接受,这种彻悟也成就了她的诗意人生。“这种彻悟不是放弃,出世与入世不是二象,因此她才能够在洞察这些后,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人。期待电影上映,观众的观影会把这些带向新的可能。”

高水准的人文纪录影片

  “这是一部寻找知音的电影,而不是大众化的电影。它非常准确地把叶嘉莹先生的人生境界、诗词境界表达出来。当观看者一旦被带入其中,就会感到很充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饶曙光认为,《掬水月在手》是一部反映文学人物的高水准的人文纪录片,艰难但很好地实现了导演与拍摄对象的深度互通,也因此成就了影片的内涵、品质和美学境界。“在当今中国人文纪录片转型发展的时代潮流之中,《掬水月在手》能够成为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90后、00后观众群体对电影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并且更有条件与这类偏小众的电影达成‘共同体’。他们可以通过影片,对叶先生产生新的认知,建构自己对于人生、诗词,对于坚守内心而不事张扬地对抗磨难的‘弱德之美’的理解,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饶曙光表示,让这类影片得到更加有效的传播仍大有可为,对于新兴的观众群体,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文纪录影片去激发他们的观影热情。

映射出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转化过程中不断分化,于众生喧哗的文化热闹当中,一部分文化精髓是难以转化的,它们在一些知识分子的静心守护下,波浪不惊地、优雅地承传下来。而叶嘉莹先生所守护的正是传统的古典诗词之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认为,叶嘉莹的文化态度映射出这些中华文化守护者的群体形象。

  “这部影片借由影像的方式对叶先生的诗性文化、吟诵文化进行重新叙述、二次传播和再生产,让更多的人走进叶先生的精神世界,这种做法和精神非常可嘉。”陈旭光认为,《掬水月在手》是一部叙事复杂的纪录电影,它以叶嘉莹先生的人生经历、心灵经历为总体框架,包含自述、他述、史料、影像、吟唱“多声部”的对话,将叶先生的个体人生跟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用杜甫诗歌的方式、“慢美学”的特点呈现出来,意义非凡。

具有国际视野的探索

  《电影艺术》杂志主编谭政认为,《掬水月在手》不仅仅是一部是简单的传记片,除了人物本身魅力之外,也感受到影片的形式之美,感受到诗词之美、影像之美、人格之美相融而成的电影之美,其意境深远,穿透力极强,音画相映,久久回荡。“电影用诗化的语言,对叶先生这样非常富有人格魅力、诗词成就的大家复写诗章,达到了影像诗篇。”

  “影片不仅展现了叶先生的个人传记,还映衬出中国近现代接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并传递出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意义。”谭政表示,该片纪录片的题材和叙事格局上具有拓展与创新,关注世界语境下的杰出华人,从内在的国际视野进行内在的主体表达,难能可贵。

沉浸式纪录片:一种纪录片新范式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周志强对知识型、呈现型和引导型等三种类型纪录片进行了区分。“小屏幕纪录片往往很难让人将情感投入其中。而《掬水月在手》是一种沉浸式纪录片,通过在大屏幕上放映,它能够让观众沉浸影像当中。这个纪录片更适合在影院中观看,只有在影院当中,才能真正的沉浸其中,领略它的深厚的意蕴。”周志强认为,关键在于三个特点。首先是声音与画面之间形成声音导引离开具象的关系。其次是利用特写和景深镜头等将对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通过打破传统的AB面的剪辑方式让观众停留在当前画面从而对它们加以注视。

  “电影当中不仅布满了华丽的辞藻,还表现了叶嘉莹先生坚强的生命意志和达观的精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则是通过才、情以及品德的培养形成的力。”周志强认为,该片一大特点在于化时间为空间,化空间为时间,将双重意蕴置于感发性的结构当中。“电影用空间标注叶嘉莹先生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最后去空间化的叙述则标志着走向空无的归宿,也就是在这里叶嘉莹先生用‘妙有’抵抗‘真空’。电影通过大量的空镜头和充实的主人公来表现这两种状态,由此形成了这部电影独特的语言并创生出了全新的纪录片范式即‘新感式电影’。”

  会上,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哲学院教授薛富兴,文学院副教授刘忠波,文学院讲师陈琰娇、马春靓等也围绕着影片的文化内涵、哲学高度、艺术创新等方面分享了观影体验。大家表示,《掬水月在手》是一部文学内涵丰富,艺术手段创新,充满静气和文气的纪录片佳作,充分展现叶嘉莹先生诗性境界、人生哲学,值得更多人的观看,从而丰富内心、汲取能量。

  活动当天,电影出品人毛继鸿、廖美立作为电影主创来到现场,他们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过程与制作推广情况,并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据悉,《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影片通过记录叶嘉莹坎坷而非凡的一生,弘扬中国诗词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该片已定档今年10月16日即南开大学建校101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全球公映,借以献礼南开。

编辑:乔仁铭